2019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治療師的成就三部曲

很多朋友來都會問我:當你的客戶接受按摩時哎哎叫,你一定覺得很有成就感吧!

當真如此嗎?這個念頭讓我想跟大家淺談一下,療程室裡的治療師,我們的成就感究竟是建立在什麼上面呢?

套一句史瑞克說的話:我們治療師就像洋蔥一樣,是有層次的。

🧅第一層
剛開始執業的治療師,很有可能因為按摩手法的精確,很成功的掌握住了病灶的部分,讓患者大呼:「就是那裡!」而產生了成就感。但這危險的地方在於,治療時為了要得到患者強烈的回饋,而在下手時不知收放,容易過度操作,只為了聽到他手下的個案發出強烈的呼喊來滿足他內心需要被肯定的那一塊:「我很內行,很專業!」

🧅第二層
累積了一些經驗的治療師,逐漸開始覺悟到,自己追求的目標應該是解決個案的問題,而不是在藉由處理問題的過程,個案產生的反應,達到內心的滿足。

這彷彿已經超越了第一層的表象,但其中需要釐清的是,是否只有這位治療師能解決這個個案的問題,解決個案的問題又是否是治療師的責任呢?

如果雙方不能在這個問題點上有所釐清,當治療師永遠提供解決方法,個案的問題永遠都有一個地方可以得到解脫,治療師也許可以滿足他內心想要付出,作為不可取代被需要的那一塊,但是當個案跟治療師之間形成互相依賴的關係,無形間會阻礙個案真實的成長。

🧅第三層
真正健康的治療師與個案間的關係,應該是透過治療師的引導,讓個案能夠認識真實的自己,並且發現自己需要改變、超越的癥結,並且能實際的踏出那一步化為行動,而在一切的行動之後能夠接受所有的結果,無條件的愛自己。

治療師作為一位引導人,其目標在讓個案打破盲點,看到自己所不能,也不敢看見的部分。在這裡治療師不會黏著在關係之中,抱持任何「非如此不可」的想法,而是藉由如實觀照這一切,讓療癒的力量從內而外的發生。治療師是管道,而不是執行者,所有的療癒,都應該從自己的內心出發。只有當治療師能夠放下一切執著,不在乎成敗,才能夠作為中空管道,才能清楚觀照,確實傳達。

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這就是現階段的我,能夠與大家分享的,治療師的三部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